被制裁四年后,华为海思现在过的怎么样?
华为海思logo图(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拍摄)
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意味着,没有美国政府许可下,美国企业不得给华为供货。
自此之后,美国对华为进行多轮围堵打压与制裁,华为旗下设计麒麟芯片的海思半导体(Hisilicon)公司深受重创,包括麒麟、巴龙(Modem)、鲲鹏、昇腾等系列的先进制程芯片部分已基本不能再生产制造。同时华为手机始终无法内置5G芯片,荣耀品牌和股权也不得不与华为分离,台积电、英伟达等芯片巨头断绝与其的合作关系。
作为全球信息时代的关键底座,芯片已变得十分重要,尤其在“缺芯潮”期间,华为不断售卖囤积芯片下,2020年一季度,海思麒麟芯片以43.9%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越高通、联发科、苹果这三大移动芯片巨头。但到了2022年二季度,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华为海思在全球手机芯片市场份额跌至0%,主流芯片厂商中已没有海思身影。
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市场时不时传出华为海思又要“重振”麒麟芯片了,但官方对此三缄其口、闭口不谈,整体业务也转向了视频驱动和AIoT(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成熟的领域。
今年6月10日北京首钢结束的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安博会”)上,海思非常罕见与华为同框参展。基于海思几乎以定邀闭门形式介绍业务,钛媒体App则透过十多分钟的介绍,带你独家揭秘华为海思如今做哪些业务?过的到底怎么样?
不造先进芯片,海思转用合作芯片做场景应用
海思半导体隶属于华为公司,于2004年4月创建,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此前主要产品为无线通信芯片,包括拥有WCDMA、LTE等功能的手机系统单片机,以自研麒麟移动芯片而声名远播,曾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
2019年5月17日,在美国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的第二天,华为公司董事、海思总裁何庭波发布《海思总裁致员工的一封信》中称,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海思一直是为华为生存打造的“备胎”,如今这个“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四年过去了,转正之后的华为海思到底过的怎么样?到底在做哪些业务没有让外界知晓?钛媒体App在安博会上的海思展台试图一窥究竟。
首先是海思利用合作芯片做软件场景应用。
钛媒体App在现场看到一个案例,海思利用专业生产TOF激光雷达的头部供应商,他们研发出的芯片级导航避障激光雷达,做了一套更安全的3D感知解决方案。可以利用SPAD+VCSEL的架构做出一个滚轮式机器人激光雷达,可以应用于地面的清扫、物流机器人等产品应用。
另一个现场案例,是海思通过某芯片设计公司研发的新一代ISP(图像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引擎,采用 Al 图像增强技术,有效提升全场景应用的视频质量。在这其中,对方研发生产芯片硬件,海思则是利用ISP芯片和整个硬件,与华为云和算法方案做开发。利用海思的色彩处理算法,整个摄像头会完美还原真实画面,同时海思还会研发全域降噪算法,有效提升录制视频的信噪比。
而在核心的智能安防领域,海思整体做法与海康威视有点类似,做智能NVR(网络硬盘录像机)、高性能NPU(人工智能处理器)和 IPC(网络摄像机)业务,但不同点是海康威视自己提供硬件,而海思是不标logo做背后的软件工程,尤其是利用华为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力。
其中,智能NVR需要内置高性能GPU(图形处理器)芯片,集成深度学习算法,满足通用NVR功能的同时实现智能化分析和应用,可广泛智慧社区、学校、工商企业等应用场景中。但钛媒体App在现场并没有看到这款智能NVR产品所使用的GPU产品是哪个品牌的,即便是NPU,外围更多展示的是图像识别效果。
海思还给MEMS(微机电系统)芯片厂商做MEMS IMU方案,构筑MEMS平台工具链,包括设计、封裝、测试全产业链。
整体来看,华为海思在合作与算法软件集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该业务是目前海思的重要营收来源之一,核心是围绕计算机视觉领域,覆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行业智能化等多种应用场景。
第二类是自研或配套一些成熟制程的显示驱动芯片(DDIC)。
今年6月初,电视工具厂商当贝发布了当贝投影仪F6,其中搭载华为海思V811显示芯片,这是华为智慧屏所用“鸿鹄 818”的升级版本,拥有海思自家画质优化技术,最高支持 8K30Hz视频解码,而且实现了多种算法,在提升低分辨率视频的观感的同时,也能够增强投影仪画面的细节。
尽管这次安博会没有看到这款产品的展示,但根据海思官网提供的信息,华为海思在全屋智能、NB-IoT、8K、AI ISP、HDR Vivid等重要技术上都有布局。而这种显示驱动芯片制程并不高,智能手机LCD和OLED驱动IC大多是在12英寸晶圆厂使用28nm至90nm制程生产的,因此这块将是海思长期的研发重点,可以很好地躲开美国的制裁封锁。
最后一种是做单独的软件集成方案,以及类似于华为实验室工作的算法研发。
在安博会现场,海思还展示了在低功耗安防场景做的“星闪 2.0”软件方案,拥有无线短距通信新技术,一标多模,能够实现无线时延降低、统一调度管理、动态资源分配等,灵敏度大大提升。
海思还在现场搭建了一个暗室场景,主要展示海思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效果,尤其是在暗光下,能够利用海思的深度学习算法,从而清晰看到实物这种惊艳效果。
另外, 钛媒体App还从2023世界智能大会上了解到,华为海思此前研发的鲲鹏服务器处理器系列,囤积下的芯片还有一些余料,鲲鹏芯片基本用在服务器、智算中心等领域,从而用于大模型的数据训练。
华为打辅助,用AI+云+投资布局半导体上游
相对于海思的低调,华为在半导体领域可做的业务比较公开化,无论是云、AI、低碳,还是工业、5G通信应用落地案例,各种展会上都能看到华为的身影。
与海思类似,由于美国将华为列入清单中,因此华为很难直接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设计芯片,利用台积电、三星制造先进芯片。因此,目前华为在半导体行业布局基本围绕软件层面,隶属于华为企业服务智能半导体业务部门,包括在EDA、制造OPC(光学邻近效应校正)仿真等半导体产业链中帮助企业智能升级,增加芯片制造良率。
钛媒体App在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上看到,华为利用云、AI 技术帮助了某集成电路企业构建全栈自主可控的国内首个12寸产线;同时,华为还帮助芯片EDA企业自建IDC升级+公有云,安全实现“芯片仿真自由”;而芯片设计企业采用华为OceanStor Dorado模型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性能表现。
EDA性能对比测试中,华为OceanStor Dorado性能比现网存储提升28%;在现网业务中,OceanStor Dorado 提升现网性能400%。
根据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今年4月末透露的讲话信息,华为芯片设计EDA工具团队联合国内EDA企业,共同打造了14nm以上工艺所需EDA工具,基本实现了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2023年将完成对其全面验证。
钛媒体App了解到,华为14nm EDA工具突破还有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华大九天等产学研机构的联合支持。
除了云、AI 之外,投资也是华为在半导体产业链布局的一部分。 此前钛媒体App报道过,华为通过成立华为哈勃投资公司,3年时间投资布局超过70家芯片半导体企业,围绕芯片制造产业链、芯片软件产业链、汽车电子、5G产业链等环节。(详见钛媒体App前文:《3年投资70家芯片半导体企业,华为重整“麒麟芯”还有机会吗?》)
整体来看,无论是华为,还是海思半导体,在美国政府多轮制裁之下依然坚持推进半导体产业链,看起来“活”的还不错。
今年4月28日,华为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实现销售收入132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8%,净利润率2.3%。华为称,整体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公司继续在研发上加大投入。
根据华为年报,2022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5.1%,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人民币,在这其中资助最多的必然是半导体技术研发。
徐直军曾表示,2022年是华为逐步转为制裁常态化正常运营的一年。2023年将是华为的关键之年,经营重点包括维持高额的研发投资,在美国实施限制的情况下保持质量,寻找电信设备方面的新机会。
特朗普时代出台的一系列制裁行动曾切断华为获取先进芯片的途径,重创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但四年后的结果表明,华为已经稳住阵脚。近年来,华为已试图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包括软件、云计算和汽车技术,同时还投资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多家公司,通过庞大产业链体系,以减少对海外供应依赖。
任正非在2021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这两年华为受美国的制裁,不再追求用最好的零部件造最好的产品,在科学合理的系统流量平衡的方法下,用合理的部件也造出了高质量的产品,大大地改善了盈利能力。他强调,华为允许海思继续去爬“喜马拉雅山”,华为在山下把干粮源源不断送给爬山的人。
“这就是公司的机制。所以才有必胜的信心。”任正非表示。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华为海思产业链梳理 华为海思科技巨头的"隐形冠军
华为海思产业链梳理
华为海思:科技巨头的"隐形冠军"
1.在科技圈中,华为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的成功足以令人侧目。但在这个科技帝国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角色——华为海思。
2.华为海思,这个鲜为人知的子公司,正悄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隐形冠军"。它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持续突破,在产业链的构建上也展现出独特的战略眼光。这家公司的崛起,正在改变着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格局。
3.要想理解华为海思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产业链。简单来说,产业链指的是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企业和组织的网络。在这个复杂的网络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华为海思,正是这个产业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4.2004年,华为海思作为华为的一部分正式成立,当时只专注于通信设备的芯片设计。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它逐渐开始涉足手机芯片的研发领域。2012年,海思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手机芯片K3V2,这标志着它正式进军智能手机市场。此后,海思推出的麒麟系列芯片凭借出色的性能和高效的能耗管理,逐步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一席之地。
5.在技术研发方面,华为海思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创新能力。它自主研发的芯片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智能手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尤其是在5G技术的应用上,海思的麒麟990系列芯片以其出色的性能成为了全球首款集成5G基带的手机芯片,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海思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为整个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6.华为海思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与设备供应商,如硅片、电子元件等。这些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性能。中游则是制造与组装环节,海思与多家知名代工厂合作,确保产品的高效生产。下游则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市场,海思的芯片广泛应用于华为的各类产品中,形成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7.在全球市场上,华为海思面临着来自高通、苹果等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2年华为海思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0%,在国内市场中更是高达40%。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不仅表明了海思的技术实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
8.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促进自主研发和产业升级。但同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也给华为海思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贸易摩擦和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其未来发展面临着不确定性。
9.展望未来,华为海思将在新兴技术的应用上继续探索。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思的芯片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此外,海思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品牌影响力。
相关问答
海思是什么?跟华为是什么关系?实体名单又是什么?
华为是海思的母公司,海思主要是作制作半导体的。海思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海思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
华为的海思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为什么以前没听说过?-红网问答
海思属于华为集团的子公司,于2004年4月建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现为中国最大的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主要产品为无线通讯芯片,包括拥有WCDMA...
海思半导体也是属于华为吗?
海思半导体(HiSilicon)是华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门从事芯片研发和设计业务。虽然隶属于华为集团,但海思半导体实际上运作较为独立,有自己的产品线和研发团队...
华为海思的薪资待遇怎么样?有华为的股份分红吗?
比华为本部公司差别多少?有虚拟股份?】我们发现公开信息表示,华为海思半导体硕士研究生月薪也就在11616元;甚至有...感谢您的阅读!【华为海思的工资待遇如何?比...
华为为什么成立海思半导体公司?
企业成本。芯片成本很低的。出货量几万,平均一个芯片成本就是几分钱。所以为了高利润,电子公司后期都是设立自己的微电子公司。提高产品利润。企业成本。芯片...
海思是华为的吗?
1是的,海思是华为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2华为在芯片领域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海思作为华为自主研发的芯片品牌,在手机、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3近年来...
海思跟华为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就是两家公司?
1、海思公司的全称是: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它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海思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
海思创立时间?
海思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全球领先的Fabless半导体与器件设计公司,其推出的麒麟、巴龙、鲲鹏和昇腾等芯片,在手机移动终...
华为海思负责人是谁?
何庭波何庭波,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和半导体物理硕士,现任华为董事、华为海思总裁、华为2012实验总裁。曾历任芯片业务总工程师、海思研发管理部部长、2012实验室...
海思是哪个国家的?
海思是中国品牌。海思Hisilicon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制造消费电子/通信/光器件等领域的光网络芯的企业。海思半导体是无晶圆厂半导体和IC设计公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