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芯半导体 ASML高端光刻机刚进厂就被抵押,武汉弘芯到底有多​缺钱?​

小编 2025-05-01 垂直应用 23 0

ASML高端光刻机刚进厂就被抵押,武汉弘芯到底有多​缺钱?​

去年才接任武汉弘芯CEO一职的蒋尚义,近期被媒体曝出已“萌生退意”。据外界猜测,导致蒋尚义“萌生退意”的原因则是因武汉弘芯的投资与设备未能到位,导致公司营运困难。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萌生退意”的蒋尚义

蒋尚义曾在台积电任职10多年,是创办人张忠谋最为重视的研发大将之一,为台积电坐稳晶圆代工龙头地位的功臣。2016年加入了台积电竞争对手中芯国际担任独立董事,引起业界极大关注。

不过,在2019年6月,蒋尚义担任中芯国际独董一职任期届满三年之后就已辞任,随后就正式加盟了武汉弘芯半导体(以下简称“武汉弘芯”),出任CEO。

对于为何选择加入武汉弘芯,蒋尚义曾表示,原本弘芯要做晶圆代工,因其不愿与老东家台积电竞争、或做伤害台积电的事,因此是没有想要加入。但是随后,武汉弘芯方面表示想转型,走向不同的商业模式。而转型后与台积电就并非竞争关系,因此,蒋尚义才决定加入。但他并未透露具体的商业模式,仅说绝对不会是CIDM (Commune IDM),而是目前尚未出现的、全新的模式。

据网上传闻称,蒋尚义加盟武汉弘芯之后,就迅速召集了一些原来在台积电的旧部,在东莞成立了一家公司,帮他们进行脱密,以免因泄密被台积电起诉。而且据说,不少人年薪都开到了200万元。(注:此处内容为传闻,未经任何确认和证实!)

看来蒋尚义确实是想借武汉弘芯大干一场!

那么,为何加盟弘芯半导体出任CEO仅一年之后,蒋尚义现在又开始萌生退意了呢?

有传闻称,一方是受到了新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生产线的建设被延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武汉宏芯的投资资金未能到位,导致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另有传闻称,武汉弘芯的背后大股东资金来源或具有军方背景,在美国加强对华为以及国内其他一些高科技企业出口管制的影响下,武汉弘芯后续取得美国半导体设备难度可能会越来越高,这也影响了后续投资和设备的到位。

对此,近日有媒体向蒋尚义求证此事,他仅证实现在公司是有些问题待解决,但并未透露更多信息。

二期施工遇阻,新员工入职“遥遥无期”

资料显示,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16日成立,总部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攻晶圆级先进封装,拥有14纳米及7纳米以下节点FinFET先进逻辑工艺,计划构建国内半导体逻辑工艺及晶圆级封装最先进的“集成系统”生产线。

而武汉弘芯的12吋晶圆厂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4亿元),主要投资项目为14纳米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规划为每月3万片;7纳米以下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规划为每月3万片;以及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前期项目分两期建设,公开资料显示,一期项目总投资520亿,工程于2018年初开工,2019年7月厂房主体结构封顶;二期工程总投资760亿,于2018年9月份开工。另外,还有规划中的三期,将建晶圆级先进封装及小晶片(chiplet)生产线。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11月,武汉弘芯半导体价值7530万元的二期工程用地的使用权突然被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而被查封的原因则是,弘芯一期工程总承包商武汉火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火炬建设)拖欠分包商武汉环宇基础工程有限公司4100万工程款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武汉弘芯也被一同列为了被申请人。

而此事的发生,或许也反应了武汉弘芯半导体在去年11月就已经出现了资金问题。要知道武汉弘芯一期项目的计划总投资额高达520亿元,为何一期工程的总承包商会拖欠分包商4100万的工程款长达一年之久?是否是因为武汉弘信芯半导体拖欠了火炬建设的工程款?要不然,也不会闹到武汉弘信芯半导体二期工程工地被查封的局面。

对此,武汉弘芯发布的声明回应称,公司“一直严格履行发包人合同义务,按期足额支付总承包商火炬集团工程款,无拖期支付工程进度款行为。

不过,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目前该案件仍在审理当中,最近一次的开庭时间则是在2020年6月8日,问题可能还没有解决。

不过据一位通过校招已被武汉弘芯录用,但仍迟迟未能入职的员工告诉芯智讯,“目前二期用地已经解封”。但是他表示,“现在工程已经撤了很多人,施工的人很少,而原因可能则是‘发不出钱’。”

而另一位员工则告诉芯智讯,“我了解到的只是个别停工,现在很多已经恢复施工了。”

另外,在今年五月份,百度贴吧——“武汉宏芯吧”以及知乎上都出现了不少网友反映武汉宏芯对于新员工入职一拖再拖的问题。其中有位网友称,其在去年社招面试就通过了,原定于今年4月入职,但是直到现在(6月2日有再度回应称,未入职)还没入职。并称“隐约觉得公司运营出了问题”。

而多位通过校招已被武汉弘芯录用的员工也均向芯智讯表示,目前他们都未能入职,也没有接到入职的通知,都在等消息。

刚买的光刻机就抵押了,武汉弘芯有多缺钱?

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的弘芯半导体高调举办了该厂首台高端光刻机设备进厂进厂仪式。从弘芯半导体公布的资料图来看,该台光刻机由ASML供应,由于是用于生产14nm工艺,售价估计在数千万美元级别。不过,需要指出的是,ASML的光刻机设备都需要提前订购,所以,这并不代表当时武汉弘芯的资金很充裕。

另外由于今年一季度的疫情影响,武汉从今年1月23日开始封城,直到4月8日才正式解禁。武汉弘芯一期项目的进展似乎也确实遭遇了影响。

不过,1月底之时,有媒体报导称,“2020年第一季到第二季之间,武汉弘芯将是处于搬入机台设备的高峰期,现在已入厂的设备主要以光刻机为主,而其他的设备预计于 3 月后陆续到位,等到机台进场,会进行装机和验机程序,然后密集地展开研发。”

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却并非如此!

芯智讯通过天眼查发现,今年1月20日(也就是在武汉封城之前),武汉弘芯就将之前买的ASML光刻机抵押给了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西湖支行,贷款了58180.86万元。根据抵押资料显示,抵押的这台ASML光刻机型号为TWINSCAN NXT:1980Di,状态为“全新尚未启用”,评估价值为58180.86万元。

刚到手的光刻机,还没热乎呢,就拿去抵押贷款了!看来,武汉弘芯在武汉封城之前就已经非常的缺钱了!

由于这台高端光刻机是去年12月正常交付进厂的,并没有遇阻,而且美国限制华为使用美国半导体设备的新规今年5月才发布,但是在今年1月,这台刚买的高端光刻机就被拿去抵押贷款了。这也说明武汉弘芯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因为美国升级管控导致后面的设备无法采购,主要还是因为资金上出现了问题。

原本规划高达200亿美元规模的投资项目,竟然因为几个亿就把新买的光刻机给抵押了,在此情况之下,蒋尚义“萌生退意”也是很自然的。

神秘的大股东,真有钱,还是真没钱?

从武汉弘芯半导体的股权结构来看,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0%,认缴资金为18亿人民币;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认缴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而其大股东则为武汉市东西湖区国资监督局。

可以看到,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光量蓝图”)为武汉弘芯半导体的绝对大股东,公司的注册资金也为18亿元,但是该公司的两位大股东却都是自然人,控股股东李雪艳54.44%,认缴资金为9.8亿元,莫森持股45.56%,认缴资金8.2亿元。

但是,从李雪艳此前控股和参股的企业来看,认缴资金最多也就400万元人民币,而且这些企业即便都与半导体行业无关。此外,莫森则似乎从未控股或参股过相关企业,网上也查不到相关资料。同时,这两人似乎也完全没有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

那么问题来了,李雪艳和莫森哪里来的18个亿的资金来投资武汉弘芯半导体呢?而且,根据官方的规划,武汉弘芯的12吋晶圆厂总投资高达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4亿元),作为大股东,哪里去搞这么多的资金呢?即使有这么多的资金,又为何要来投资自己并不熟悉和了解、且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晶圆厂呢?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国内公司实行的注册资本认缴制,也就是说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不需要验资报告,而且注册资本大小和注册资本认缴年限都是由股东自行约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就可以。所以,关于注册资本认缴年限的规定就是股东自己约定,可以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都可以。

也就是说,注册资本18亿元的北京光量蓝图,可能并不需要真的实缴18亿元。同样北京光量蓝图投资的武汉弘芯半导体,虽然注册资本为20亿元,但是各个股东的认缴资金却并不都是一步到位的。而且工商资料也显示,武汉弘芯的实缴资本仅为2.01亿元。

所以,一期的厂房建设,加上买入的一台比较贵的ASML光刻机,以及一些员工的工资,前期的投资基本就交代完了?甚至还要抵押光刻机来贷款!说好的一期项目总投资520亿的资金呢?

我们再来对比看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是21.9亿美元,实缴注册资本21.9亿美元,看出差距了吗?即使是在公司成立之时,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也高达14.7亿美元,直到2016年才增资到21.9亿美元。

另外根据业内常规的投资规划来看,建一座12吋晶圆厂,投资通常都需要达到100亿,甚至更多。注册资本20亿,实缴资本仅2.01亿的武汉弘芯,真的有足够的资金能建起一座12吋厂?

之前就有传闻称,武汉弘芯投资方的资金并未如期到位,大股东甚至还希望蒋尚义去找其他投资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在《湖北省2019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当中的“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项目,却消失在了2020年5月21日发布的《湖北省2020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当中。而这似乎也反应出了湖北省政府对于武汉弘芯项目在态度上的变化。

从以上分析来看,武汉弘芯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而且,从目前来看,未来前景堪忧!

更为奇怪的,两个毫无半导体从业背景、且之前投资的企业认缴资本最高也只有400万元的投资人,拉上了个地方区政府,注册个注册资金20亿元的公司(实缴资金仅2.01亿元),再拉上有点名头的蒋尚义(还是去年6月才加入的)来组个技术和运营团队,就敢搞起“投资规模上千亿”的半导体大买卖,这也确实是个奇观!

然而更为奇葩的是,芯智讯通过查询资料发现,2018年长江存储进厂的首台光刻机与武汉弘芯此前进厂的这台光刻机型号一样,都是ASML的的193nm浸润式光刻机NXT1980Di。据业内消息称,长江存储购买的这台光刻机价格为720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为4.6亿元。即使按照今年1月20日前后的汇率估算,折合成人民币也只有5亿元左右。但是,没想到的是,这台光刻机被武汉弘芯抵押给银行的估价却高达约5.82亿元,不仅没贬值,还一下子就多贷了近亿元。真是神操作!

所以,武汉弘芯是真缺钱才“高价”抵押了刚进厂的光刻机吗?

作者:芯智讯-浪客剑

「e公司调查」千亿半导体项目烂尾,武汉弘芯深陷资金危局!空壳股东背后更有神秘股东

最近,武汉弘芯半导体(武汉弘芯)受到各方关注。一个千亿投资项目,而且拉来业界泰斗站台,却在最近工程陷入停滞近乎烂尾、分包商纷纷诉讼追债,甚至当地政府无奈“自曝”资金危局。

除了项目本身,让人关注的还有武汉弘芯神秘的大股东。在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的采访中,不止从一处听说“背景神秘”,而且长三角某分包商人员直言“看到的都是表面股东”,但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又三缄其口,陷入纠纷核心的总包商人员则向记者表示“2个月后,一切将水落石出”。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期通过大量采访,以及对武汉弘芯项目各项细节的深入探寻,透过蛛丝马迹间,一个近年来活跃于芯片投资领域的小团体隐隐浮现,除了武汉弘芯外,济南泉芯、安世半导体均有其神秘身影,其背后关联的则是受质疑的“山寨央企”以及刚刚注销的团体组织。

停滞的千亿芯片项目

“光谷”一直是武汉的名片之一,但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却有大抢风头之势,在临空港区的相关宣传中正围绕着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网安基地),全力打造的“中部数港”,其中更有一条千亿大道被称为“一芯驱动”的重要引擎。

网安基地位于武汉东西湖区由航空港大道、泾河、四环线等围起来的半导地带,e公司记者近日实地走进网安基地,这里既有已经建好的网安基地展示中心,还有正在紧张施工之中的大数据中心项目。但位于网安基地西北方位,占地约四分之一的武汉弘芯项目工程则整体处于停滞状态。

弘芯半导体项目在2017年11月正式成立,武汉东西湖区国资局控制的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临空投)持股10%。该项目在成立之初便因为千亿半导体项目的名号引来无数关注,并剑指14纳米及7纳米以下芯片工艺系统。而且,就在2019年,业界大佬、在台积电任职多年的功勋人物蒋尚义加入弘芯任并任职CEO,同年底弘芯大张旗鼓举行首台ASML光刻机进厂仪式,这台ASML的光刻机也号称“国内唯一一台能生产7纳米芯片”的光刻机。

如此项目怎能不引发各界侧目,该项目也一度是武汉东西湖区乃至武汉的香饽饽。2018年,弘芯半导体制造产业园在武汉市2020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中位居第一,总投资额第一。同时,弘芯项目2018年和2019年也是湖北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在临空港区政府官网,也在2018年前后多次将弘芯项目作为标杆,既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也被作为临空港“速度”、“蝶变”的标志项目。甚至,2018年9月份,武汉全市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就在弘芯项目所在地举行。

但如今项目工程早已停滞甚至近乎烂尾。近日,e公司记者走进武汉弘芯项目所在地,分别位于东侧和西侧的厂房、宿舍办公施工地,如果不去询问或咨询观察已难以识别为弘芯项目工程,只有清晰的总包方火炬集团标识。

武汉弘芯项目东侧厂房工地,施工车辆入口大门紧闭

西侧宿舍办公楼施工区,进门闸机已近乎废弃,院内更是一片荒芜,留存的黑色砂石堆顶部包装袋已严重成碎屑,一些三合板剥落卷曲严重,记者大叫几声都无人回应,直到深入内部的一个板房才碰到几个工人确认,这里是弘芯的工程地之一,“春节前这里就停工了”。在东侧厂房区工地,总包方环宇工程大字特别显眼,工地只有大门几位保安在岗,显示“弘芯项目施工车辆”的入口则铁门紧闭,保安告诉记者:“疫情后一直都没有开工。”

武汉弘芯项目西侧办公楼、宿舍工地,内部荒废情景

而武汉弘芯公司则在东西两大工地区块中间位置,有5排简易板房搭建而成,门前停有数十辆小汽车,以及马路上停有一辆接送弘芯员工的大巴车。工作人员告知弘芯公司部分员工确实在“板房”内上班,但关于弘芯的具体事情均无法告知,也“不方便”联系负责人。弘芯公司再往里则是分包商亚翔集成工程部,厂房紧闭只见到了保洁身影。

工地中间的弘芯半导体公司

在采访中,无论是各承包商留下看场的工人、还是保安、保洁等,均对何时能够开工不抱希望,并直指大股东资金问题,“那要看(大股东)什么时候给钱”、“不好说”、“难啊,大股东没钱”······

弘芯公司办公室一直较为神秘,但网传坐标在距离网安基地2公里左右的台商大厦25楼,在指定位置e公司记者并未找到明显的弘芯办公室标志,但角落某房间大门上的两张封条证实这里曾经却为弘芯公司办公室,封条日期为今年1月21日、落款为某宋性人士。而台商大厦武汉东西湖区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办公所在地,25楼显示为区妇联。e公司记者采访中,某弘芯工程承包方人员王敏(化名)直言:“有做过背景调查,这个项目您也知道刚开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逐渐爆发的资金危局

显然武汉弘芯的问题在春节前就已为当地政府部门所知晓,而问题受关注,也正是来自当地政府颇显无奈的“自曝”。

根据财新网近日报道,《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将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列为东西湖区投资领域面临挑战的首个案例,明确提出弘芯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

不过该报告又很快被删除,记者近日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官网搜索未发现具体文件,但该文件的标题和链接痕迹仍在,显示发布时间是7月30日,只是页面已无法打开。e公司记者也试图采访武汉东西湖区国资局、宣传部以及直接参与项目的投资公司等,得到的回复是“不清楚、不知道具体情况”、“没有得到授权发布”等。

武汉弘芯资金问题也逐渐发酵,目前已被多个承包商诉至法院。天眼查显示,弘芯半导体由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临空投)持股10%,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量)持股90%。注册资金为20亿元,目前武汉临空2亿元注册资本已经实缴,大股东北京光量实缴资本则为0。目前已涉及多项诉讼、抵押、资产冻结等。

2019年武汉弘芯因涉及拖欠4100万元的工程款,被分包商武汉环宇告上法庭,武汉弘芯账户被冻结,二期价值7530万元的300多亩土地也被查封,目前官司还在进行之中。承包商亚翔集成也在2020半年报中提到未收到工程款的情况,“武汉弘芯项目自政府允许复工后,我司暂未收到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天眼查显示武汉弘芯在9月3日被盛品精密气体有限公司作为被告申请财产保全;9月9日,武汉弘芯持有的武汉弘芯置业有限公司股权,也遭到武汉东西湖区人民法院冻结,冻结期限为3年,股权数额为500万元;9月10日被上海英格索兰压缩机有限公司以民事事件作为被告诉至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在2019年12月曾高调举行仪式引进的“ASML光刻机”,在刚入厂不久便被抵押给武汉农商行用于融资贷款。天眼查显示,该光刻机抵押日期为2020年1月20日,抵押贷款5.8亿元。

为进一步了解真相,e公司记者在武汉法院直播网找到了武汉环宇与武汉弘芯、北京光量等的庭审实录,记者注意到,作为武汉弘芯控股股东的北京光量与总包方火炬集团约7亿元的款项成为焦点,主要是被质疑为武汉弘芯通过总包方进行的贷款。而且原告方武汉环宇在庭审中直言“北京光量作为项目大股东,一开始就出资诚意不足,将风险转嫁给原告在内的债权人。”

记者注意到,网上有署名为武汉环宇工程法人王立银的文章,直指弘芯半导体疑点,王立银表示“(北京光量)一无技术、二无团队、三无商业背景,却能够让如此庞大的一个半导体项目落地武汉,实在令人困惑”。

谜一样的公司

在e公司记者采访中,各路工程承包商以及其它主体口中,也均透露着武汉弘芯背后的神秘。

上述某弘芯工程承包方人员王敏也对e公司记者表示:“你们看到的都是明面上的股东,它(弘芯)可能还有其它一些股东。一般股东都不会跳出来签东西的。”

一冶钢构工作人员告诉e公司记者:“这个项目签有保密条款,我们不能随便说东西,只有甲方同意才行。”在记者的追问中也确认,甲方即是武汉弘芯及其大股东北京光量一方。

武汉弘芯工程总包方火炬集团董事长陆海涛面对e公司记者的采访表示:“因为这个项目挺复杂的,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不方便回答任何问题。”不过陆海涛也明确告诉记者过一段时间可以接受采访,“需要2个月的时间,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大股东北京光量确实较为神秘,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2日,紧挨着武汉弘芯公司成立的日子2017年11月6日。北京光量目前由自然人李雪艳和莫森分别持股54.44%和45.56%。北京光量及其控股东均较神秘,公开背景资料甚少,而且天眼查显示李雪艳作为股东的其它公司则包括民族医药科技公司、餐饮管理公司、酒业销售公司以及投资公司等,均和芯片无关。另外,莫森则更为神秘,其分别在2019年1月份和5月份进入北京光量和武汉弘芯的董事名单中,其它便无公开信息。

(天眼查显示李雪艳作为股东的部分公司)

王立银还在其网络署名文章中直言,弘芯项目的总包商高层透露,弘芯股东的原话是:“因为不太方便,所以设立了光量这个空壳公司,来撬动弘芯项目。”

那么北京光量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能够由武汉当地政府来背书,试图在实缴资本为0的情况下来撬动千亿项目,而且是武汉东西湖区政府大力宣传并打造的“数谷”内核心企业。除了李雪艳、莫森等表面上的代言人,北京光量背后还有哪些神秘股东和操盘者?

庭审中的神秘主体

虽然在e公司记者采访中,相关各方均对背后神秘方欲言又止。但e公司记者在仔细观看武汉法院庭审直播网关于弘芯案件审理实录后,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直播中,有当事人当庭陈述说,某承包商高管曾暗示弘芯背后的的“特殊背景”,包括弘芯所使用的办公家具、招待茶叶均由某特殊背景公司提供。另外,中国庆安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庆安贸易)、龙伟、曹山等看似与债务纠纷无关的主体,却在庭审中被反复提及。

天眼查显示,龙伟、曹山均是曾经武汉弘芯的关键人物,二者分别是武汉弘芯成立初期的董事长和董事,在2019年5月份两人从武汉弘芯董事名单中退出,之后李雪艳出任董事长、莫森进入董事。

另外,庆安贸易也与北京光量之间有着间接而隐秘的联系。根据天眼查,龙伟为庆安贸易总经理、法人,公开资料关于庆安贸易及龙伟的信息极少,不过庆安贸易名字与军工企业庆安集团高度关联、办公地在庆安大厦。而且庆安贸易在龙伟之前的投资人为刘亚苏,虽然通过股权关系和工商信息等难觅刘亚苏具体资料。但在相关新闻中可以看到刘亚苏不同寻常的背景,一则2008年6月份的北交所新闻显示,庆安贸易总经理刘亚苏曾陪同解放军总参谋部某前副总参谋长到访北交所。在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2017年和2019年会员大会新闻中,也均看到名为刘亚苏人士以该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身份主持会议。种种痕迹显示了庆安贸易非同寻常的基因。

(庆安贸易变更资料)

在业内也一直关于武汉弘芯背景的传闻,电子行业媒体与非网在去年12月份文章和芯片媒体芯智讯在今年6月份文章中均指出,武汉弘芯半导体的背景、背后大股东资金来源“弘芯传闻有军方背景,且对此并未澄清”、“传闻称弘芯背后大股东资金来源或具有军方背景”。

作为武汉弘芯,确实从未对其背景传言给予过回应,这也正符合外界对武汉弘芯的印象——神秘。有关心该事件的知乎作者水果简笔画对于“弘芯不澄清背景传言”解读称:如果说有,一定会遭到市场强烈质疑,也会引来有关机构的正式调查;如果说没有,连傻子也不会参与游戏了。不澄清,保持神秘。

另外,在庭审中,原告当事人还表示,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虽然龙伟不再担任弘芯的董事长,但在离任后曾在弘芯出现过几次,并且由弘芯现任董事长李雪艳作陪并拎包。在对弘芯工程承包方人员王敏的采访中,e公司记者主动提到了庆安贸易以及龙伟等,她明显对这些主体不陌生,并对龙伟的离职称“这是人家内部的调动和考量”,只是对神秘股东的具体情况给予了回避,表示:“这些你们可以自己去查。”

武汉弘芯的另一位元老人物,也即庭审中多次提及的曹山,则是在2019年1月份退出北京光量股东行列,然后在2019年5月份与龙伟一道退出武汉弘芯董事行列,其在北京光量和武汉弘芯的位置均由莫森接替,并且曹山在离开之前便开始了新的芯片布局。

远不止弘芯这么简单

天眼查显示,在离开武汉弘芯之前,曹山于2018年11月28日已设立逸芯集成技术(珠海)有限公司(珠海逸芯),其个人持股93%;2019年1月份珠海逸芯与济南高新区旗下的两家国有投资企业合资成立了泉芯集成电路制造(济南)有限公司(下称“济南泉芯”),曹山任职董事兼总经理,珠海逸芯最初持股80%。而且,济南泉芯成立一年多,注册资本59.5亿元,目前实缴资本仅5.1亿元,很明显与武汉弘芯类似大股东方又未实缴或未全部实缴资本。只是在最近珠海逸芯持股降为41.18%,退居第二大股东。

另外,曹山还在2018年12月以珠海逸芯为主体,联合长江云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长江云控)以及两家济南国资共同成立云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云芯国际),珠海逸芯和长江云控分别持股41%和39%,曹山任董事兼总经理。

(曹山在相关公司职位,来源:天眼查)

可以看出,云芯国际和济南泉芯是曹山转战山东后的两条主线,两家公司在2019年元旦前后分别成立,地点紧密相邻,分别在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机场路7617号411-1-41室和411-2-9室。

在云芯国际这条线中,其主要股东长江云控在2017年9月成立,不仅时间仅比武汉弘芯早2个月,而且两公司位置也仅相隔4公里左右。另外,长江云控虽然只持股39%的云芯国际,但其彼时法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苏云却为云芯国际法人、董事长。

在一则2018年11月份的“川港澳活动周”系列活动新闻中,有“长江云控董事长苏云向四川省主要领导汇报公司概况、重点介绍公司近日正在筹划投资500亿的12nm、7nm逻辑芯片半导体晶元体制造厂项目的基本情况”,从时间点及项目内容和投资规模来看,其形容与济南泉芯极为吻合,但公开资料苏云并未在济南泉芯有任何直接或间接投资及任职。

天眼查显示,穿透之后长江云控控股股东为中海外国有资本运营(成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虽然无法再向上穿透,但中海外成都工委会旗下几家公司名称或曾用名均有中海外关键字,并且在2015年渭南、荆州当地政府的新闻中,名为苏云者以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总顾问和顾问的身份出现,百度搜索中海外也直接指向中国海外控股集团。

另外,在东西湖区政府网站搜索也可以发现,2016年初左右中国海外控股曾多次出现在该区工作报告、大事记等相关文章中,主要是“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进战略合作”。

沿着苏云及中国海外控股这条线索继续探寻,e公司记者又发现其与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之间的联系,该研究会在上文已提到与庆安贸易前主要人员刘亚苏关系密切,而武汉弘芯初任董事长龙伟正是接替刘亚苏进入庆安贸易,隐隐间相关主体通过两条线再次汇合。并且中国海外控股还曾现身安世半导体收购,牵涉其中的银鸽投资因背后神秘复杂的大股东争斗已变身退市银鸽。

在2016年鳌迎投资入主银鸽投资之时,主要资金来源北方国际信托系中国海外控股所委托设立的单一资金信托计划,最终受益人为中国海外控股。回复上交所问询时,银鸽投资也披露了中国海外控股股东情况: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分别持股41%、39%、20%。

(中国海外控股2016年12月股权结构,来源:银鸽投资公告)

2017年7月15日,银鸽投资曾宣布,其与控股股东银鸽集团、中海外组成联合体,将参与对持有安世半导体股权的JW基金份额的收购,该联合体在2018年完成对安世半导体6%份额的收购并又迅速转卖,根据当时媒体报道银鸽投资该笔投资因估值提升而带来的潜在收益约1.14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为7.2亿元,增值约为96.61%。

但这些收益却和上市公司无关,根据银鸽投资2019年年报,其投资营口乾银基金的1.265亿元(参与收购安世半导体股权)被列入了“公允价值减少”项目,也就是说在参与一笔成功的半导体投资之后,上市公司却面临赔本的窘境。e公司记者今年4月底涉及退市银鸽大股东内部争斗的采访中获悉,银鸽投资大股东背后极为复杂且同样非常隐蔽。

警惕被钻产业空子

e公司记者发现,在武汉弘芯及关联其它项目主体中,无论相关公司和个人均透露着神秘与蹊跷。关键人物龙伟、曹山均身份神秘,公开资料甚少,甚至e公司记者拨打一份工商登记曹山所留电话,对方先是询问记者身份,之后表示“打错电话”,便匆忙挂断,但该手机号对应微信显示为“CAO 山”;关联人物苏云除了神秘而且身份多变,长江云控、中海外建设集团、中国海外控股均有其身影,甚至在企查查显示的咸阳市公共交通集团的公司要闻中,苏云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身份与中海外基础开发公司人员一同出现。

另外,作为与苏云有密切关联的中国海外控股,虽在其官网介绍中性质为“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但却受到质疑。天眼查显示,其曾用名为中国海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目前股东为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和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分别持股60%和40%,股权向上穿透并未发现“央企”踪迹。国资委央企名录和其他部委主管企业也没有相关身影。

中国海外控股的神秘身份之前已受到质疑,早在2016年,北京青年报就连续发布质疑文章,并直接称其为“山寨央企”。作为银鸽投资曾披露的中国海外控股2017年时的控股股东国防金融研究会,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民政部网站发现,该社会团体已在2019年12月31日注销。

(来源:民政部官网)

虽然还不能完全确认,但通过重重线索,至少从2017年开始,一个专注于半导体领域四处出击的小团体隐隐浮现。在这其中,以苏云、龙伟、曹山等关键人物为主体,部分人员公开以中国海外控股相关联身份活动,并通过套路向外透露有关神秘背景,借由空壳公司将风险转嫁给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和各级工程承包方,而目标指向则显然是国家半导体资金。

根据财新的报道,武汉东西湖区在分析报告还对武汉弘芯项目指出,“(项目)无法上报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导致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其他股权基金无法导入”。

众所周知,半导体是极度的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且不说北京光量本无技术家底,单资金情况,北京光量及其背后力量,在武汉弘芯注册资本并未实缴,土地、办公室等基础依靠当地政府,工程资金则较依赖于各承包方,并从当地金融机构获取一定信贷支持,而后期则对国家半导体资金翘首以盼。

对于芯片这个“卡脖子”的产业,近年来各级政府层面均在大力支持,并出现了地方政府竞相建芯片产业基地现象。但除了武汉弘芯半导体面临烂尾的窘境,近期多个半导体计划也陆续停滞。

其中较为受关注且与武汉弘芯类似的还有,南京德科码、陕西坤同半导体等,前者刚刚在7月份已正式提交破产申请,后者同样陷入危局,停工、劳资纠纷,目前坤同半导体已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并且还有今年同样深陷工程合同纠纷诉讼。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人士对e公司记者表示:“面对一些卡脖子的产业,政策的倾斜和支持是有必要的,但首先应该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为基础,将资源集中在优势区域发挥合力。特别是就芯片产业这个资金、技术都要求极高的产业,已经不是有地就能搞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在产业引导方面,更不能盲目的大干快上,可以请专业机构介入做充分的前期调研,以免被部分钻产业空子之人所利用。”

相关问答

武汉弘芯股票代码是多少?-股票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武汉弘芯的股票还未上市,所以没有股票代码。武汉弘芯全称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公司于2017年11月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武汉市东西湖区临空港经济...

武汉弘芯半导体抵押的ASML光刻机,中芯国际可以买来使用么?

武汉弘芯抵押了一台顶级光刻机,中芯国际能不能借助这台机器实现巨大突破呢?从网络上的消息来看,武汉弘芯从ASML公司购买的光刻机号称是“中国最高端的机器”...

浙江泓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怎么样?

挺好的。浙江泓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07-11,法定代表人为吴慧明,注册资本为1202.9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802MA29UP051G,地址位于浙江省衢...

武汉弘芯学历只有大专吗?

是的武汉弘芯最初推动者曹山,武汉弘芯幕后操盘手龙伟,以及武汉弘芯站在台前的主要负责人李雪艳三人中没有一人拥有半导体从业经验,据说这个李雪艳早年卖过烧...

南京和武汉,哪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强?

南京两眼一抹黑。。。it互联网,武汉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前五,南京排名靠后。芯片制造武汉拥有本土企业长江存储,武汉新芯,弘芯半导体。南京只能引进台...南京...

亚翔集成怎么样?

官网:http://www.lkeng.com.cn/,里面有个视频,可以了解洁净室的行业高度主营分析主营业务:IC半导体、光电等高科技电子产业及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航空航天...